Daniel @靜宓花園的涼亭

文藝作品、生活小品、給自己的小提示,回憶的盒子

2008年8月5日星期二

最後一天的歌潮‧夕韻

很開心,我終於趕及在最後一天到文化博物館看歌潮‧夕韻的展覽。
比起現在的流行曲,我還是喜歡六七十年代的。那時是粵語流行曲的黃金時期,有很多名歌手,也有很多有深度的填詞人。那些流行曲,配曲可以唱,單獨可為詩。填詞不但求順口押韻,還講意境,對人生的體味。那時的流行曲,正像我在北京寫的新詩,同樣都是由境帶入情。現在的流行曲我沒有太多了解,但偶然聽到的,很多都為求順口而填詞,字句直白沒有意境,未能進入藝術的境界。當然,間中都有幾首不錯,我亦愛聽,不過整體而言,無論是唱功,是唱腔,是字眼,是藝術的層次與深度,我還是偏好舊一點的歌,而且所謂的老歌,曾幾何時亦是新作呢!

我不是說舊的就一定好,那不好說,昨天我聽了三十首經典名曲,有情歌,有民唱,有勵志歌,有電影主題曲,有電視劇主題曲,還有很多其他歌。其中很多首我都很喜歡,不過有一些我聽過一節就「轉台」了。在時代的洪流中,每年都有很多新作,有些曾經極紅一時,不過未能經過時間考驗,到潮流一轉,主流風格一變,就不復在人們耳邊盤旋,只能埋在沙土裡,或在鴨寮街的舊貨店重遇。

有些歌真的唱得很好,有些歌內容很有意思,有些歌帶著那個年代的氣息。我想,我是屬於那些年代的人,心中懷著古老的氣息,嚮往那個年代的精神,又或者更準確的說,追求那個年代的靈魂。我所喜愛的唱腔,十多年前早已隨著老一輩的退休而淡出樂壇; 我所欣賞的歌曲種類,現在除了宣傳廣告片偶然出現,早已被其他樂章取替; 現在即或有人想模仿那些老歌手都學不來,學不來並非因為能力不及,而是他們骨子裡不是那個年代的人,血液裡沒有流著那個年代的細胞。

昨天聰過的歌,有感受的如下:

0 則留言:

發佈留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