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iel @靜宓花園的涼亭

文藝作品、生活小品、給自己的小提示,回憶的盒子

2008年9月21日星期日

回轉(上)

今天上維基網頁
第一次打上自己的中學校名
看了第一段介紹文字以後
頭很痛 心有點傷 引動兩年前反動日子的痛

我知道 我不是「耳順」的人
面對反對的聲音 敵對的意見 挑釁的字眼
只會有兩種後果 兩種都是悲劇收場
一是最常見的
將自己一直以所相信的一套全盤打倒
所有悲觀陰謀論負面的字眼、句子、思想、過去聽過的一切批評說話
一下子都會在腦中浮現 久久不能散去
這就是用情感思考的毛病
亦是神一直提醒我的弱點

另一個比較少見 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
就是想盡一切辦法將對方的論點技術性擊倒
卻會在不久以後來一個一百八十度反彈
最終又歸回上一種情況

那麼怎樣辦呢?
胡子同的故事就是在第一種情況下寫成的
代表了那時候的心情

記得那時
家裡為弟弟應該升上甚麼中學有一點討論
有人想他去九龍讀書
我則想弟弟入我的中學
有多一點機會認識福音
(當然這個理由我沒有對他們說)

就在那時
有人把我的中學批評得一文不值
只顧死讀書(?)
沒有課外活動(?)
體育不行(?)
校規太嚴逼死人(?)
再加上那年學校有不光彩的事件
就讓那人得著無數的理由狂踩我的學校
加上當年班上有不少「反對派」同學
我的所謂「愛校精神」先被動搖
再被我的負面情感拆毀
我的立場有一百八十度的改變
不過無論怎樣變 亦是不能埋反對派的堆
因為事實上 他們認為不合理的事我並沒有甚麼感覺
反倒我認為不對的事 他們又似乎沒有甚麼興趣
結果是
我帶著重傷的身體離開我一直所愛的母校
就是昔日我想弟弟加入的地方

大一的時候
因著不想撞著教會生活與夏令會
我沒有上莊、沒有住宿、沒有去SUMMER SCHOOL
同年
大學線事件出現
又再想我的情緒打入谷底
這些事都成了我心目中很多根刺
而我將矛頭前指中學...

現在回想起來 當時實在太偏激了
有很多地方 現在我都不認同
所以特意寫一篇網誌
想提提自己
神當時告訴了我甚麼
使我如同「出黑暗入光明」中

其實學校的一套是否特別可憎呢?
看網上討論區可能覺得是
聽埋怨的說話可能覺得對
但冷靜下來的時候 卻覺得是非常合理的事

試問
準時回校
專心上課
校服整齊
不支持中學生談戀愛
帶齊上課用品
按時交功課
遵守交通規則
不要穿脫色鞋上課
離開課室時要關燈關電器
是否就是苛政猛於虎
不可理喻 強加於人
難以接受的規舉呢?

有人說是
我亦曾聽過不少這樣的聲音
有段時間曾非常認同
特別是在心情低落的那段日子
但試細想
這些其實都應該是理由極之充份的合理規則

因為
在中學時不學好準時返學、按時交功課
在大學時很難不走堂、不拖欠報告

在中學時不學好要帶齊所有要用的物品上課
工作時隨時輕則被上司罵幾句粗話
要是重要文件 就老實不客氣
立時炒了你

離開課室時要關燈關電器
是非常基本的環保原則
不用舉辦大型環保活動
在日常生活中就當自己學好這個

中學時不要穿脫色鞋上體育課
就像大學裡、公共體育館裡不可以穿脫色鞋上體育課
同樣合理
因為擦地的永不會是學生

沒錯 這些都是極微小的事
但各種各樣的小事加起來
就變成大問題

這些基本的道理
若在中學時不曉之以大義
難道在大學還有很多機會教嗎?
理論上是可以的
實際卻不多見

大學沒有德育課
大學的老師專注授業研究
如非重大事件,都不會轉介給學生發展處的同工
沒有人會告訴你為何不應說粗口
或許還有人反問你為何不說
為何不應缺課
何謂專重老師同學
何以不應抄功課
又為何上課不應打機
有問題時可以找誰幫助
與同學不和可以怎樣解決
...
因為老師早當大學生是成年人
一些基本的事不用教、亦不知如何教
也怕大學生的自尊心受不起多少句「說教」

有火氣、講求原則的教授或會多說一兩句
「看化」了的,早就不加理會
甚至心想「你喜歡就上課 你不來我還是照收人工」一類的話

大學不教,出來社會做事就更不會有人教
不常有「為你好」而作的批評 (若遇著好僱主,你有福了)
在商業社會
別人教曉了你,並沒有好處,反而會讓你有機會「上位」

中學大學不教好你
卻不代表你可以作為一張白紙
可以獨善其身

甫進大學
立刻有人教你大學「必做」的五件事
上莊、住宿、拍拖、兼職、讀書
這些五樣,可能還有更多
就成為大學生ORIENTATION DAY的「明燈」
教曉他們怎樣在大學「混」三年
之後
可能有人告訴你某某堂不上也可
又有人給你SOURCE參考參考

這些都成為大學裡的主流
甚至好一些本來想好好讀大學的同學都有點動搖
問自己在中學的一套
一直所持守的到底是聰明,還是愚蠢呢?

這其實就是我寫《大學生還須要讀書嗎?》的因由

當有人大條道理
說出種種理由支持不守校規、不守法律、不用事事太認真、個人自由
又把這些當成批判思考的時候
到底大學生還要怎樣自處?

別人說大學五件事,我照跟,
事事與校方站在對立的位置上
又是否真是批判思考呢?

這個問題,我想過很久
有些大學生雜誌肯定的說是
(又一把利刀刺入我的心中)
我卻有點疑問

及至看了余非所寫有關人際關係通識的書 (她的書實在給我很多啟發)
又看了教育局人員有關批判思考的解釋
(批判思考不等如與正流意見處處作對,而是對事件從多角度思考)
再用中肯的眼光看一次《學生時代的指標》
(這本書實在幫了我不少忙,特別是實際例子)
看看是否真的合理
看看忠心讀書
有品行的大學生的行事為人
又與持上述意見的同學的行事為人比較
又看看新聞上的事
與身邊的大學生對照一下

我竟發現
香港的學生普遍還是發怨言
又給自己懶惰藉口的多
常常埋怨老師不好,課程沈悶、教育制度不知所謂的人
到別人要求他們做一點建樹的時候
不是說自己太忙,說是藉詞推卻 (SUMMER同學)

大聲爭取校方加大決策參與度的同時
選舉論壇的予會人數卻偏低 (親眼見)

在報紙上寫專欄大罵別人的時候
連他的同學朋友也笑他說一套做一套 (EN朋友)

對別人、對政府、對校方、對一切要求盡善盡美的同時
對自己的誠信、德行、禮貌、守時、盡責、克苦、口德、體諒別人等等
基本的要求,簡單做番一個人的道理
竟不知道嗎?
我相信是知道的,不過仍只是知道罷了
又於己於人有何益處呢? (華都盃參賽者)

2 則留言:

發佈留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