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_讀書會分享_8_偶遇
不經不覺,參加喇沙讀書會已經差不多一年,發覺讀書會每次請的講員都是重量級人馬,博覽群書,能言善導,侃侃而談,舞台導演、中文博士、物理教授,新進作家、前任官員等等應有盡有,要有名氣的有名氣,有才華的有才華,天文地理文哲史理化工商藝彷彿萬般俱全,當然不可忘記還有我們喜愛閱讀的家長義工和同學。看來大家都是二十一世紀的愛書人。
好一陣子沒有聽過閱讀講座了,不知今次讀書會又邀請了甚麼名人演講,由於事前沒有收到通知,正好給我一個驚喜。星期六的早上,一如以往來到喇沙禮堂,外面酷氣的天氣正與室內的寒流比武,我看到簡報上有一座聖經巴別塔的圖畫,上著寫著今次講員的名字—王劍凡博士。
奇怪,為何這個名字似曾相識呢? 好像在哪裡聽過,但一時間與讀書會扯不上甚麼關繫。再聽聽主席的介紹,說他在中文大學任教哲學系與翻譯系,常常帶著多啦A夢公仔到處旅遊與寫作…請等一等,中大翻譯系不就是我讀的學系嗎? 對了,他就是系裡面很受歡迎的王劍凡老師,專門教新聞翻譯、傳媒翻譯和公共關係翻譯,我怎麼會記不起他呢?
因為時間不合,我從來都沒有機會上過他的課,但一直聽聞他講課堂生動有趣又有內涵,說話很有黃子華的風範,所以從沒有人在他的課堂打瞌睡,每次上課都座無虛席,旁聽的同學還常常要從別的課室拿椅子來聽課……現在連大學生都以「大學五件事」(走堂、上莊、住宿、拍拖、兼職)為座右銘,蹺課(俗語稱為「走堂」)早已沒有被當作怎麼一回事,王老師竟然有如此吸引力,直是很不簡單。到底他長的甚麼樣子? 真人是否如傳聞一樣有魅力呢? 我很心急想要見其盧山真面目,但四處張望,都沒有發現老師原來早已在禮堂內聽同學介紹書籍,這也無辦法,我從沒有見過他啊!
「很榮幸,今次讀書會的講座題目,不是通識,不是旅遊,不是神話,而是『走進神奇的語言世界』,這個題目很少人邀請我在講座分享…」
眼前的王劍凡老師看上去很年輕,穿一身紅色格子襯衫,臉型略為尖長,身形略為瘦削,說話風趣幽默而有見地,樣子真有點像黃子華。
講座開始了,首先出現在螢光幕的,是一幀迪士尼的照片。相信大部份同學都已經去過香港迪士尼樂園,知道入場後要穿過一條隧道,但王老師就特別留意到其上有一塊中英對照的鐵牌這樣寫著:
“Here you leave today and enter the road of yesterday, tomorrow and fantasy.”
這句英文寫得不錯,意思大概是「遊客現在會離開現實世界,進入一趟穿梭過去與未來的幻想旅程」。但是,如果我們看看官方翻譯,就會知道問題所在。
「在這裡你將會離開現實的今日,而進入一個昨日、明日與夢想的世界。」
唉? 按照字面翻譯,好像沒有漏譯甚麼,”here”對應「在這裡」,”you”即是「你」, “leave”對照「離開」,其餘“today”, “enter”, “yesterday”, “tomorrow”都一應俱存,照理沒有甚麼問題。但看見那句「你將會離開現實的今日」,總覺得有點不自在,中文好像沒有如此寫法,但所說不出背後道理,這個問題相當有趣。
王老師再舉出另一個迪士尼的例子:
“You should be sober and in good health to ride.”
「乘客必須神智清醒而健康良好。」
同樣,英文還說得過去,但中文譯成「乘客必須神智清醒」就很有問題了,如果乘客本來就神智不清,還可能去迪士尼遊玩嗎? 這個提示是給中國十三億人口加上全球華人看的啊!
王博士還舉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硬譯」例子,如“wet print” (濕漆),”exact payment”(準確收費), keep in lane(保持在線)……因為例子太多,恕難窮舉,不知道同學們知不知道如何改善上述「死譯」呢?
不僅翻譯,有時我們日常所說的中文句子都會受到英文語法影響,其中一個就是受英文被動句影響而濫用「被」字。英文常用被動句以表示客觀,但被動句在中文不常用。中文裡「被」字含有負面意思,「被動」、「被殺」、「被出賣」,「被裁」都可以寫,因為都是人人不願看見的慘事,但諸如「被讚賞」(is praised)、「被推廣」(are promoted)、「香港被稱為東方之珠」(HK is called the “Pearl of the Orient”)實在「慘不忍睹」,不符合中文語法,如果我們要寫得一手好中文,還是少用「被」字為妙。。
回家後,我想到幾個相關的例子,”Mobile phones have been promoted all over China”應該譯作「手提電話經已推廣至中國各地」而不是「手提電話經已被推廣到中國各地」; ”The activity today is called Reading Club Fun Day”翻譯成「今天的活動是讀書會同樂日」會比「今天的活動被稱為讀書會同樂日」好得多。至於“Your application form was received”應該譯作「你的申請表格已被收到」,還是「我們己經收到你的申請表格」比較好? 還是由讀者決定了。其實中文同類負面字眼還有「遭」、「蒙」,「受」等等,如果再仔細找找看,可能有更多發現。
王教授說,其實說了那麼多,都圍繞著中英的語法問題,但一提及語法,就會涉及很多專業術語,就如語音、語義、語法、語用、語源……聽得人一頭霧水,即使一般常見的冠詞、名詞、動詞、量詞、時態、前置詞,定義亦非常繁複,一般中小學生難以明白,看了等如白看。故此,王教授介紹我們一本好書,名叫”Grammar is a Sweet Gentle Song”,作者是法國學人艾瑞克.歐森納(Erik Orsenna),中譯本有二,台灣叫《神奇神奇語言國》,內地稱為《語法像一首溫情的歌》。這本書的作者嘗試用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將數之不盡的語言變化規則化作有趣的故事,讓小孩子明白甚麼是形容詞,名詞特性,甚麼是單數、眾數等等。這本書原文是法文,與文學不朽名著《小王子》並駕齊驅,已譯成多國文字。故事講述十歲的主角珍娜與哥哥一同流落荒島,並失去語言表達能力。幸好那個荒島原來是個語言國,珍娜和哥哥在那裡重新學習語言和文法,認識名詞、動詞、形容詞的特性。到底他們有甚麼奇怪的遭遇呢? 珍娜與哥哥怎樣重新識字? 他們到最後又怎會欣賞字典裡每個文字的美麗? 那就要自己去發掘了。
聽完大約一小時的講座,感覺意猶未盡,我相信同學就算多聽一個半小時也很樂意的,亦引證了大學傳聞屬實。在歡笑聲此起彼落之際,我們反思翻譯是怎麼一回事,更留意身邊的中英口號、廣告、標語、警告、提示,探索英漢—漢英的文法分別,思想怎樣才可以用輕鬆有趣的方法牢記每種英文語法。
說不定,同學中日後有可能成為一代語言學家、翻譯大師呢! 各位同學、家長,你們同意嗎?
好一陣子沒有聽過閱讀講座了,不知今次讀書會又邀請了甚麼名人演講,由於事前沒有收到通知,正好給我一個驚喜。星期六的早上,一如以往來到喇沙禮堂,外面酷氣的天氣正與室內的寒流比武,我看到簡報上有一座聖經巴別塔的圖畫,上著寫著今次講員的名字—王劍凡博士。
奇怪,為何這個名字似曾相識呢? 好像在哪裡聽過,但一時間與讀書會扯不上甚麼關繫。再聽聽主席的介紹,說他在中文大學任教哲學系與翻譯系,常常帶著多啦A夢公仔到處旅遊與寫作…請等一等,中大翻譯系不就是我讀的學系嗎? 對了,他就是系裡面很受歡迎的王劍凡老師,專門教新聞翻譯、傳媒翻譯和公共關係翻譯,我怎麼會記不起他呢?
因為時間不合,我從來都沒有機會上過他的課,但一直聽聞他講課堂生動有趣又有內涵,說話很有黃子華的風範,所以從沒有人在他的課堂打瞌睡,每次上課都座無虛席,旁聽的同學還常常要從別的課室拿椅子來聽課……現在連大學生都以「大學五件事」(走堂、上莊、住宿、拍拖、兼職)為座右銘,蹺課(俗語稱為「走堂」)早已沒有被當作怎麼一回事,王老師竟然有如此吸引力,直是很不簡單。到底他長的甚麼樣子? 真人是否如傳聞一樣有魅力呢? 我很心急想要見其盧山真面目,但四處張望,都沒有發現老師原來早已在禮堂內聽同學介紹書籍,這也無辦法,我從沒有見過他啊!
「很榮幸,今次讀書會的講座題目,不是通識,不是旅遊,不是神話,而是『走進神奇的語言世界』,這個題目很少人邀請我在講座分享…」
眼前的王劍凡老師看上去很年輕,穿一身紅色格子襯衫,臉型略為尖長,身形略為瘦削,說話風趣幽默而有見地,樣子真有點像黃子華。
講座開始了,首先出現在螢光幕的,是一幀迪士尼的照片。相信大部份同學都已經去過香港迪士尼樂園,知道入場後要穿過一條隧道,但王老師就特別留意到其上有一塊中英對照的鐵牌這樣寫著:
“Here you leave today and enter the road of yesterday, tomorrow and fantasy.”
這句英文寫得不錯,意思大概是「遊客現在會離開現實世界,進入一趟穿梭過去與未來的幻想旅程」。但是,如果我們看看官方翻譯,就會知道問題所在。
「在這裡你將會離開現實的今日,而進入一個昨日、明日與夢想的世界。」
唉? 按照字面翻譯,好像沒有漏譯甚麼,”here”對應「在這裡」,”you”即是「你」, “leave”對照「離開」,其餘“today”, “enter”, “yesterday”, “tomorrow”都一應俱存,照理沒有甚麼問題。但看見那句「你將會離開現實的今日」,總覺得有點不自在,中文好像沒有如此寫法,但所說不出背後道理,這個問題相當有趣。
王老師再舉出另一個迪士尼的例子:
“You should be sober and in good health to ride.”
「乘客必須神智清醒而健康良好。」
同樣,英文還說得過去,但中文譯成「乘客必須神智清醒」就很有問題了,如果乘客本來就神智不清,還可能去迪士尼遊玩嗎? 這個提示是給中國十三億人口加上全球華人看的啊!
王博士還舉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硬譯」例子,如“wet print” (濕漆),”exact payment”(準確收費), keep in lane(保持在線)……因為例子太多,恕難窮舉,不知道同學們知不知道如何改善上述「死譯」呢?
不僅翻譯,有時我們日常所說的中文句子都會受到英文語法影響,其中一個就是受英文被動句影響而濫用「被」字。英文常用被動句以表示客觀,但被動句在中文不常用。中文裡「被」字含有負面意思,「被動」、「被殺」、「被出賣」,「被裁」都可以寫,因為都是人人不願看見的慘事,但諸如「被讚賞」(is praised)、「被推廣」(are promoted)、「香港被稱為東方之珠」(HK is called the “Pearl of the Orient”)實在「慘不忍睹」,不符合中文語法,如果我們要寫得一手好中文,還是少用「被」字為妙。。
回家後,我想到幾個相關的例子,”Mobile phones have been promoted all over China”應該譯作「手提電話經已推廣至中國各地」而不是「手提電話經已被推廣到中國各地」; ”The activity today is called Reading Club Fun Day”翻譯成「今天的活動是讀書會同樂日」會比「今天的活動被稱為讀書會同樂日」好得多。至於“Your application form was received”應該譯作「你的申請表格已被收到」,還是「我們己經收到你的申請表格」比較好? 還是由讀者決定了。其實中文同類負面字眼還有「遭」、「蒙」,「受」等等,如果再仔細找找看,可能有更多發現。
王教授說,其實說了那麼多,都圍繞著中英的語法問題,但一提及語法,就會涉及很多專業術語,就如語音、語義、語法、語用、語源……聽得人一頭霧水,即使一般常見的冠詞、名詞、動詞、量詞、時態、前置詞,定義亦非常繁複,一般中小學生難以明白,看了等如白看。故此,王教授介紹我們一本好書,名叫”Grammar is a Sweet Gentle Song”,作者是法國學人艾瑞克.歐森納(Erik Orsenna),中譯本有二,台灣叫《神奇神奇語言國》,內地稱為《語法像一首溫情的歌》。這本書的作者嘗試用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將數之不盡的語言變化規則化作有趣的故事,讓小孩子明白甚麼是形容詞,名詞特性,甚麼是單數、眾數等等。這本書原文是法文,與文學不朽名著《小王子》並駕齊驅,已譯成多國文字。故事講述十歲的主角珍娜與哥哥一同流落荒島,並失去語言表達能力。幸好那個荒島原來是個語言國,珍娜和哥哥在那裡重新學習語言和文法,認識名詞、動詞、形容詞的特性。到底他們有甚麼奇怪的遭遇呢? 珍娜與哥哥怎樣重新識字? 他們到最後又怎會欣賞字典裡每個文字的美麗? 那就要自己去發掘了。
聽完大約一小時的講座,感覺意猶未盡,我相信同學就算多聽一個半小時也很樂意的,亦引證了大學傳聞屬實。在歡笑聲此起彼落之際,我們反思翻譯是怎麼一回事,更留意身邊的中英口號、廣告、標語、警告、提示,探索英漢—漢英的文法分別,思想怎樣才可以用輕鬆有趣的方法牢記每種英文語法。
說不定,同學中日後有可能成為一代語言學家、翻譯大師呢! 各位同學、家長,你們同意嗎?
0 則留言:
發佈留言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