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iel @靜宓花園的涼亭

文藝作品、生活小品、給自己的小提示,回憶的盒子

2011年10月8日星期六

才德的婦人_5

男女是平等的,沒有了誰都不行,只是雙方都要緊靠神,離開了祂,我們不能作甚麼。

從前一直想像女孩的世界何等純潔、美好,她們不說污穢不堪的事,沒有血醒暴力的思想,天生就有仁德與母愛,知法、守禮、用功、聽明,彷彿全世界最美好的都是屬她們的,就如天使一般。父母一直都想生一個女孩,只是得了兩隻馬騮,從小就對馬騮說他們喜歡女孩子,不喜歡男孩子,如果是女孩就可以為她揀靚衫、帶她學跳舞。

小學中學我都讀男女校,身邊的女同學大都屬於天使那一類,完美得叫人羨慕,很想跟她們學處事,學做人的基本禮儀(其實直至現在亦同樣),進入文學院之後開始接觸多了女性,與她們吃飯交談多了,知道多一點她們中間的事情,發現她們亦有缺點,當年的天使夢只是自己一廂情願的想法。到現在公司超過七成都是女同事,共事久了,對女性的好與壞看得比以前清楚,似乎不能再發復當年美麗的幻想。

認識到或男或女都是罪人,都有犯罪自私的傾向,都有各自的軟弱而需要耶穌基督的救贖,難道這就叫成長了嗎?

原來「大男人」與「大女人」背後,都是貶低主高抬自己的驕傲心在作祟,同樣都是要不得的。喜歡看宣教日引這一類的文章,常常記住姊妹如何評價弟兄,目的只為警惕自己不要作大男人,知道原來有人這樣看弟兄所作的,明白男人為何黑人憎,以用對方能接受的方式愛她。

才德的婦人_4

「他丈夫在城門口與本地的長老同坐,為眾人所認識。」(箴31:23)

「除非有一位才德的妻子在婚姻,家庭與社區中盡她的本份,否則丈夫無法在社區政治上完成他的角色。身為妻子,她能幫助丈夫專心去做神要祂做的事。兩人的角色是完美地相輔相成,不是互相競爭。」宣教日引2011年冬季刊,10月3日

上述引文說得沒錯,但由這裡引申到下列引文就值得再深思,亦是我要一連氣寫幾篇分享文章的主要原因。

「要瞭解保羅對婦女角色所做的評論,就不能把他的評論與他的希伯來背景分開。沒錯,保羅說到順服,不過,不是與神有深厚關係的情況之外的順服。沒錯,保羅說到等級,可是不是在神的設計之外的等級。丈夫與妻子不是相互競爭,爭相做頭或誰發號施令,他們的角色是互補互足。除非丈夫尊重他妻子在讓他成為合神心意的人這事上扮演的角色,否則他無法成為神要他成的人。除非妻子願在神的引導下,享受丈夫對她們的培養、保護與扶持,否則她無法成為神要她成為的女子。...只是我們的文化把較高的價值賦予兩個角色中的一個,神絕對沒認為丈夫的地位高過妻子的地位,兩者都必要,好讓人類執行出神所賦與管理地球的任務。神造他們是平等的!」

我不知道在這女權高漲的年代發表這樣的感想是否「政治不正確」,但我在閱讀文章時感受到作者(可能是一位姊妹)強烈的不滿、受盡冤屈,不平則鳴的憤慨。可能歷世歷代的女子所受的冤屈實在太重了,重男輕女,女子無才便是德,七出之條,三從四德,賢良淑德,相夫教子,休妻納妾......使她們一聽到賢慧、溫柔、順服等字眼就立刻啟動了最高防衛機制,準備與男人鬥過你死我活。到今日的女人站起來了,無論學歷、入息、地位都比男人高,甚至單手托住半邊天的時候,就集體為幾千年來女人的不平大聲嫉呼,興師問責:
1) 為何中國歷史書上所提的男性比女性多? 歧視!!
2) 為何中史常稱女人為「紅顏禍水」,武則天、慈禧、褒姒(?)、妲妃(?)全部禍國殃民?
3) 為何全世界女性收入平均比男性低?
4) 為何世界大企業CEO的男女比例不是50比50?

保障男女同工同酬,確保男女有同等機會升CEO的確是對的,但我擔心的是這些言論的背後,有一種憤世嫉俗的心態,想將一切的錯誤,歷世歷代男人所犯下的罪行,全都問責在今日的男人身上,他們要代表列祖列宗向女性道歉及賠償。這卻非容易辦到的事。

1) 歷史上男女不平等確是事實,史書所提的男女比例無法改變,絕不能因為要「史書男女人數均等」而改變歷史,或把嫦娥、雅典娜都放進去。
2) 慈禧太后要圓明園不要北洋海軍,哪管她是男是女都是禍國殃民。要正面的女性形象,可以看看秋謹、花木蘭或黃昭君。
3) 人的價值不是以收入來衝量的。以社會貢獻來說,每日幫助大廈清潔的阿姐阿叔,比高官或立法會議員對我們有更直接影響,最起碼清潔工病了無人收垃圾你會立即投訴,高官放大假或立會議員唔開會對你同我無即時影響。然而,高官和議員幾萬一個月,清潔工可能七千不到,到底何者更重要? 可否以入息衡量?

而且現代女性不是沒有學識,也不是沒有能力或機會,她們只是更看重家庭,甘願放下自己的工作帶孩子,這樣的工作與出外打工同樣重要,同樣有意義,只是沒有工資。如果政府向每個家庭主婦發放薪金故然好,但即然一分錢都沒有,社會對婦女所作出的貢獻是絕對肯定的。

4) 我們處於新舊社會的交接期,事實上,今天女性在社會上擔任的職位與角色,在1911辛亥革命的年代是無法想象的,男女在這一百年間已經平等了很多很多,亦有愈來愈多女性擔任ceo、世界衛生/經質組織的骨幹,以致再用1960或1910年代的指控21世紀的男人,說他們要為負上歷世歷代「欺壓女性」的罪名,明顯是不公平的。Obviously, men can do nothing to remedy that. They can only change the time we call present.

只怕說出「沒錯,保羅說到順服,不過...不過...」的時候,內心所想的卻是各種不服的理由,把神的命令限制在古希伯來的時代,或加上很多條件才遵行。如是這般,再屬靈的夫婦也不會彼此順服,只會用聖經彼此指罵。持有這種態度的人,無論是男是女,恐怕很難學順服,也難以放下自己的心意背十字架跟主。

才德的婦人_3

「可是你在這首詩中找不到這些,這位女子是因她的財經策略、精明與專業而受到稱讚。她因「運籌帷幄」而得獎,因運作得利而受讚揚,因慈善舉動得尊崇。她得讚許是因為她為幫助別人而犧牲自己,不是因有曼妙身材。她是有智慧的老師,勤勞的貢獻者、慈善家與社會人物。我們卻追捧一些完全不懂真才德婦人行為的社交名媛,我們崇拜的楷模是頹喪的希臘女神,不是希伯來才德婦的女子。」宣教日引 2011年冬季刊,10月2日


這段寫得對極了! 這個才德的婦人不是甚麼閏中少婦,她不只入得廚房出得廳堂,還是做生意的人,天未光就起床工作,有能力,有威儀,管理家務,不吃閒飯,又敬畏神! 難怪她的丈夫稱讚她說:「才德的女子很多,惟獨你超過一切!」 娶着這賢妻的人有福了。

才德的婦人_2

宣教日引2011年10月至12月冬季刊,10月2日星期日的靈修默想這樣寫:

「讓我們重覆一下,才德婦人的地位來自她的行為表現,這是我們都同意的,可是我們沒察覺到這想法與我們現在評價婦女的方式是何等截然不同。這首崇敬詩宣告,神非常看重為別人而做的行為,以致這位婦人被尊為才德的婦人。可是在我們的文化中,卻看重別的東西,像美妙身材、溫柔、經濟不獨立,持家。我們或許承認現代婦女在商業政治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可是大部份男人還是喜歡娶美貌、安靜和溫順的女子。其實教會常常誤重保羅的教訓,來強調這些希獵化的概念。」

首先,可能是翻譯的問題(我自己的翻譯也常有問題!)。
「可是在我們的文化中,卻看重別的東西,像美妙身材、溫柔、經濟不獨立,持家」
我們可以說看重身材,看重性格溫柔,但「看重」經濟不獨立,看重「持家」就不常見。看重帶有褒義,沒有人「看重」失業漢、看重膽小/ 懦弱/ 小信...。

而且,「我們的文化」是指甚麼文化? 上文是從Today's Word 2007, A devotional based on the Breek and Hebrew Text, Written by A. J. Moen, Ph.D翻譯成中文的。作者指的文化是指希伯來文化?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文化? 中國文化? 若不知道「我們的文化」所指,就無從反省了,亦無法比較各種文化的好與壞。

言歸正傳,一個真正跟隨耶穌的人,還應該看重美妙身材,就像挪亞時代,人看見女子的美貌,就隨意挑選,娶來為妻嗎? 豈不知道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嗎? 聖經又毫,美容和豔麗都是虛假的,惟敬畏神的婦女才得着稱讚。

另外,看重溫柔又有何不對呢? 溫柔是聖靈所結的果子,八福說溫柔的人有福了,又說信徒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所以,不管是男是女,溫柔也是值得看重的素質,溫柔的男人與溫柔的女人同樣可愛。

至於「經濟不獨立」,那是值得「看重」的事嗎? 還是有些大男人希望身邊的女人一世靠自己? 這樣有何好處呢? 現在又通漲,物價又高,單靠一個人供樓很不容易,如果沒有經濟獨立,如何支持一個家庭呢? 而且,再可靠的男人始終一日會死,難道丈夫死了,寡婦就百無聊賴的靠綜援度日嗎? 聖經吩咐人不作工的不可以吃飯,又反對婦人在家閒遊。還有,馬大馬利亞要靠人養靠人服待嗎? 你且看奧卡族的新生,當五名宣教士死後,妻子們不是有能力繼承丈夫生前的遺志,勇敢的將福音傳給奧卡族,並得得人如得魚一樣? 聖經沒有叫婦女一世靠人養,倒叫所有人靠主遵行「比這更大的事」。

至於「持家」,一切有家室的人都應該「持家」,男女亦然。因為人若不看顧自己的親屬,就是比不信的人還不好,不看顧自己家裡的人更是如此。不期望婦女持家,難道要期望他們天天打麻將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日日行街shopping買衫化妝扮靚,讓子女食杯麵?

「可是大部份男人還是喜歡娶美貌、安靜和溫順的女子」,這「大部份男人」是指信徒還是非信徒? 所依據的是自己的感覺還是比較容觀的數據? 「喜歡娶」與「最終娶了」是否一樣? 我們也可以說,大部份女子都喜歡娶高大威猛有型的男子,然而就我身邊的人所見,她們最後選擇的丈夫,樣子都是平平庸庸,普普通通的男人,而且會中年發腹(幸福的象徵?),顯然少女時代的「喜歡娶」與「最終娶了」可托付終身的實在大有分別。

而「安靜和溫順」,都是主耶穌自己的特質,為何要輕看這些美麗的素質呢?

是否過去二千年男人逼迫婦女太過,使婦女討厭一切「安靜」、「順服」、「堅忍」等特質? 這些特質都「與神的性情有份」啊!

將性格定形(stereotype)為專屬男性與女性是一回事,但不要將一已的專長,性格的優勢貶低,因為或男或女,都是照父的形象造的,我們的神兼有父性和母性。不信嗎? 請看下面經文。

婦人豈能忘記她吃奶的孩子呢?
即或有忘記的,我也不忘記你。

才德的婦人_1

才德的婦人誰能得着呢? 他的價值遠勝珍珠。(箴31:10)

為何用「他」而不用「她」?因中文裡的「他」原本與男人無關,紅樓夢大觀園裡的女人都是以「他」稱之。

說回正題,昨天看宣教日引,除了看到奉獻告急的啟事外,還看到幾篇文字,幾乎看可看到作者是個姊妹,引錄如下:

「這些經節常被拿來支持何謂賢慧的妻子,以及賢慧安子該有何行為的說法。其實,這整篇詩的目的,不是要糾正人的行為,而是稱讚該得的榮耀。

這是尊崇詩,表揚一位按現出敬虔行為的妻子的崇高地位,聖經裡還有此類似,饒富趣味和重要的同類經文。比如路得(得3:11),同樣的形容也用在底波拉身上(士5)和撒下18和21章的詩歌中。這道詩要告訴我們的事很簡單: 神的才德婦人是從她們的行為指認出來的。」

我第一次留意這是首讚美賢德婦人的詩歌,只是當我們稱讚某一種人的特點,就是建立一個值得模仿的形象,無可避免的會令不合此形象的人心裡不舒服。要是有人看了這首詩,覺得自己未達標,所以努力學習ROLE MODEL,這就「糾正了人的行為」。沒錯,這位賢德的婦人是當受讚美的,但一經箴言的編輯把這詩收入勸世的箴言,自然是希望眾人仿法,有教導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