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iel @靜宓花園的涼亭

文藝作品、生活小品、給自己的小提示,回憶的盒子

2008年7月30日星期三

近來少了更新

近來少了更新,只屬假像。其實我還是有寫東西的,只是你沒有留心,看不見了吧。
不過,以字數而言,確實少了一點,因為七月以來,我一直忙著北京團的報告。能當上主編,的確很開心,這是我良久以來的心願。我喜歡文字,喜歡書,很自然的,也喜歡與文字有關的工作。可是,我只是個獨臂的編輯,有何編輯會不懂排版呢? 你又可曾見過,大學校報的主編只做校對? 所以,如果有機會,我想找隻「義肢」,學一學PHOTOSHOP、INDESIGN、PAGEMAKER、AI等排版軟件,然後編一本自己的詩集,用騎馬釘釘起它,交給我的父親、我的老師,我的文藝朋友,還有他,還有她,還有他與他...

2008年7月25日星期五

值得記念的人與事

在這個世代中,好人其實沒有完全消失,只是因為懶人、壞人、惡人等等太多了,好人才隱藏起來,又或許他們沒有刻意隱藏,只是人數不足以令大家觀覺到他們存在罷了。

正因如此,我想刻意記下這些好人好事,讓在黑夜裡獨自發亮的燭光,可以感受到一份暖熱,繼續燃燒,以下是他們的故事,未必驚天動人,未必感人肺腑,甚至從某個角度來說,並不是怎麼一回事,但相信可以令你多做一點點,又甘心多一些。

  1. 小光的母親看見小光信主後,主動做家務,樂意幫忙,好幾年後也決志信了。今天才知道,他是出了名跟父母的關係好的,是眾人的榜樣,模範。真要學習學習。
  2. 阿陳吃涮羊肉時,看見果粒橙只剩半杯,一些新朋友的飲品已經喝完,就拿起樽來,繞著五人的桌子走了一圈,一面走,一面替每個人添飲。這不是「人民僕人」的好寫照嗎?
  3. 老陳有個朋友,生活並不十分有智慧,常有電腦問題,而且那些問題日新、又日日新,永無休止。老陳口裡雖有一兩句怨言,但每次仍然幫朋友解決難題,甚至過了自己的力量。
  4. 當小明覺得現在的年輕人都有NDS、PSP,而且都用翻版時,心中有點不是味兒。華哥、何生、老陳卻說從來對打遊戲機沒有甚麼興趣,連機也不曾想過要買。
  5. 連團體遊戲KILLER GAME都不玩的,世間竟有這樣的人嗎? 小姚就是了,奇哉! 雖然我都曾勸勉他。
  6. 學友社那位體育記者,會考高考都要先做暑期工才可以去旅行。
  7. 同學社那位小義工,不住的幫忙服待,自己沒有力量,就叫鼓勵其他人幫忙。
  8. 26/ 7/ 2008,今天查經完畢回大廈禮堂時,看見一個穿黑衣的小伙子,友善地向看更打招呼。從他的談話得知,他不是住在這裡的,只是來替一個升中五的學生補習的「小老師」。可那友善的態度令人印象深刻,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很陽光,很有愛心。心中正猜想他可能是主裡的人,我就看見他的黑T-恤背後,印著一節約翰福音的經文,我沒有看清楚出處是哪,但我相信,那句話是「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死了,就結出很多子粒來。」這是我第三次FEEL到別人是基督徒,已經很久沒有試過了。願主在天上記念他所作的見證。
  9. 在以自己的利益為先的年代,竟還有這樣肯捱義氣,仗義幫忙的人嗎? 有,阿JAY就是如此,仗義幫忙朋友的同人誌做排版。你沒有聽錯,就是會做死人,天昏地暗,要抱著捨命陪君子的心態做的排版工作。(累得要死的排版員需特別留意)
  10. 我差點忘記了,社的愛利詩,真是奇人中的奇人,她的甘心樂意,她的熱心,她的責任感,曾感動了我,鼓勵了我。不只有她,還是社的其他人,果然是清流。非信徒能做到這個地步,實在非常難得。

2008年7月17日星期四

舊區的玻璃城--北京團小組重聚有感

繁忙的十字路
街角沒有風只有灰塵
魚貫的人群分不清地鐵出口
發霉的舊樓
水喉早長鏽
圍困
十二層高的玻璃城

繡上金邊的鎧甲
厚銅中間的護心鏡
自看不見頂的巨塔高層垂落
仰視的角度看不透內裡的裝潢

刮寒風的冷門推開
受不住脂粉末而打噴的下里巴人
普通紙牌搭成大廈
廣告顏色最多只是脫的中華鱘
掙扎墜落九天以後完成的泡沫水族箱
歪歪斜斜的葵扇女皇
被長髮八字眉的JOKER借勢推倒
塔尖直到地基粉碎
沒有混凝土沒有鐵枝
無花無假

黯霉欲墜的雲層下
抬頭望天
半絲輕煙虛幻的飄在澄明的藍天
從千尺階梯拾級而上
銀色的鋼架用粗糙的臂彎
開拓天與地的界限
天幕拉高直上二重天
高雅的黃光映照浮於半空的藍帶子
如傍晚的路燈
照亮流水中的運輸帶
人們履於泛淺藍波的小溪
上達玻璃水晶宮朝聖
從飛鷹的高度鳥瞰
水中魚群漫遊如蝌蚪
被深得壓人的空間懾震
掩眼退後三分

螺旋金屬架捲動十二樓層
頭悵腦昏

順著海龍捲靠邊滑落
最新的魚餌牽不動回歸的箭心
五尾魚兒沿溪而下
擺鰭扔掉的七色水泡
消失在城裡近乎靜止的支流

十字路仍舊繁忙
微風無法吹動街角的沙塵
夜出的人群
繼續用發霉鐵鏽
堆砌貌似披金的玻璃城

(按: 北京團組聚順道到旺角朗豪坊逛逛)

2008年7月14日星期一

青團速記

  • 有思考不代表要批判: 如切身處地體諒別人的立場,明白他的的難處,不需要論斷人。
  • 有批判不代表會思考,討厭一個/ 些人,以致凡聽見他/ 他們的話,心裡就自動諸多挑剔,專好問難,將他們的話無限上綱、扭曲,硬駁,那麼無論再多的批判,與真正的批判思考是兩碼子的事。
  • 別人聰明,得高分,由他吧,那是別人努力得來的成果,是他/ 她應得的。
  • 指出別人的錯誤,不是要表明自己看得準確,不是為表明自己有理,不是要站在道德高地,不是要堅持己見,只是為著他好,為他回頭改過,只因著愛,僅此而已。這就是論斷、惡意批評與因愛責備的分別。
  • 要注意動機如何、目的是甚麼; 也要留意用甚麼方法、途徑達至結果。

吾僅此銘記在心,受教之。

2008年7月11日星期五

六樓人 .六樓路人

我不是六樓人,只是過客
沒有以六樓為家
六樓是個甚麼地方呢?

惠卿印象

多少次在你門前穿梭往來
金壁輝煌的接待廳內
有多少套劇曾上演過
你的門不是常開的
偶然開了
也必定為為名人的來臨
我如此冒昧到訪
你沒有把我拒絕
就在這裡,我第一次看見他的真人
也是至今唯一的一次
英文如大部分特區官員一般
記不清了
你真是我們的頭頭麼 ?
近在咫尺 卻繞了地球一圈
才在新聞紙上偶然相見
單向的認識 令我
赫然發現大學的定位
如何與中學互相對立


SDS有感

新生要事你要知
知完之後要再思
學而不思?

城市咁大要文學
印了幾多沒人看
文化沙漠?

最愛發展處報紙
逐一夾住A B C
全部要知

問君怪像是甚麼
似8非8藝術品
為何放在城大旁
汝欲無言呵呵呵


過門

走廊無人
你們排練的時候
台上幾分鍾
用上多少日子預備?
可惜吾志不在此
我只是過路客
留待有心人評價

IC CCIV

在又一城的一翼
竟有如此的桃園嗎?
屏風巧妙的遮掩平凡的陋室
為平房帶來古雅與氣紛
這裡有報紙,有詩網,有文學的園地
正等著你

桃園雖在世,卻不屬此地
玻璃與木門拒絕塵世的侵擾

要熱鬧,也要寧靜
喧鬧 請別闖進這書房
願大家共享這地方

我就在這裡的一角
等待你的來訪



soc房

是一眾莊員發功的地方
一切活動在這裡
萌芽
生長
結果
這不是我隨便到的
我只在這裡經過...

佈告板上僅存的海報
是兩年前的
閒人不會多進來
就省卻張貼的功夫

從門上的小窗窺探
似乎是多會共用一室
東西橫七豎八的亂作一團
是在搞甚麼活動呢?
哇!熊貓來了...走呀!

從窄小的門廊繞過
學生會的櫃檯
順勢取了新報人 仁聞報 大學線 Varsity 珠海報 The Young Reporter Kidult
其中一本
然後推開城市的門側望
或橙或紅或藍的天空
再點一下其下的水池
是回家的時候了

或問為何不取City Print, 城大月報?
呵...那要在六樓才取麼?

(本文原為CITY PRINT 投稿,未有刊出,現略作修改貼出。)

建議好易通加入廣東拼音

致 好易通執事先生:

多年來,我也用好易通的電子詞典。你們的電子詞典不斷推陳出新,字典以外的功能也越來越多。然而,多年以來我一直在等候著 貴公司在中文詞典(又或叫作國語詞典)中加入粵語同音字,又或是加上粵語拼音功能,卻遲遲未有實現,叫人有點失望,現在香港推行兩文三語政策,電視節目也宣傳粵語正音正字,今年(2007)香港中學會考中文卷也在會話卷增設了朗讀文章,連大學也有粵語課程(中大更將此例入指定必修課程)。既然這是社會大趨勢,又是學生們所需,你們有否考慮在新出的電子辭典中加入粵語同音字,又或在網頁上供人下載?


我知道現時好易通已有粵語發音功能,唯看到同音字比聽到來得確實,聽見與看見並行也可以互相確定與補足。而且在圖書館、教授演說時不能叫電子詞典發音。 英文字典有國際音標又有發音功能,普通語亦然,為何獨有粵語沒有呢?


在電子辭典中加入幾本英漢字典,又或加上日漢字典故然可喜,但如果可以有粵語同音字及其拼音,則可以免卻學生們不停翻查字典的麻煩,不知 貴公司同意否?


若果可行,在電子詞典中預載商務新詞典也是好事,一則那本詞典有粵音同音字及拼音,二則此詞典為香港中小學生熟識,相信必能為 貴公司提高競爭力。


希望你們認真考慮這建議,並請回覆。


祝 業務蒸蒸日上
Daniel 先生 謹啟

(本建議信為2007年所寫,好易通回應說會研究研究,惟直至現在,電子辭典還沒有加上廣東話拼音,有點失望。現稍作修改貼出。)

發掘千與千尋的深度

有深度的作品,需要反覆思量,才能領略箇中意思。每次看宮崎駿的電影,筆者都有新的體會。直至如今,我看過《千與千尋》四次了,仍然很喜歡這部有深度的電影。《千與千尋》不但是逗小孩子的卡通片或純粹的動畫片,而是一部探討社會問題和人類問題的哲理片。下文嘗試用比較傳統的道德.哲理角度看《千與千尋》,希望幫助讀者稍為明白箇中訊息。現在先介紹這部電影的內容。

《千與千尋》故事大綱

故事的主角是嬌生慣養的荻野千尋,她讀小學四年級。故事開始,她隨父母搬家,到一個新城鎮開始新生活。然而,在搬家途中,她和父母誤闖神秘小鎮。這個小鎮只有食店,建築風格揉合了日本和西方特色,小鎮盡頭是一間日式澡堂。千尋的父母因為肚子餓,所以走進其中一間食店大吃大喝。突然,天色轉暗,夜幕低垂,千尋的父母變成了肥豬,千尋被困神秘國度。原來,鎮裡有個規定,凡是沒有工作的人,都會變成豬。在男主角白龍的幫助下,千尋在日式澡堂當女僕,想辦法救父母,離開那個世界。日式澡堂的女主管湯婆婆給她起了新的名字: 小千。

缺乏工作能力的小千,在辛苦的澡堂工作中逐漸成長,變得越來越堅強能幹。她幫助河神清潔身子,又解決了「無臉人事件」。澡堂其他僕人都很欣賞她。

原來白龍是湯婆婆的助手,他為湯婆婆賣命,拚死偷了湯婆婆的胞姊錢婆婆的印章,結果受了重傷。為了救他,小千帶了湯婆婆的寶寶乘火車,親自把印章還給遠方的錢婆婆。但錢婆婆亦不知道如何救白龍,也不知道如何叫他脫離湯婆婆的操控。

與此同時,白龍的傷已經好了。他答應湯婆婆帶少爺回澡堂,條件是湯婆婆要將小千的父母變回人類,並釋放他們一家返回人類世界。白龍飛到錢婆婆的家接小千與少爺回去,小千忽然記起白龍的真正身份是一條河,名叫「賑早見琥珀川」。知道自己的真名,白龍與湯婆婆的契約即告失效,不過,白龍未能立時離開澡堂。

最後,小千通過了湯婆婆的「認豬測試」,與父母返回人類世界。

《千與千尋》歷年所獲獎項

2001年,《千與千尋》在日本上演,好評如潮。《千與千尋》故事新奇,畫功細膩,寓意深遠,配樂優美,深得觀眾讚賞。無論國內國外,《千與千尋》獲獎無數,其中最重要的,要算是第52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和第75屆奧斯卡長編動畫部金像獎。這兩個外國大獎肯定了宮崎駿的成就,而他所創立的吉卜力創作室也蜚聲國際。

《千與千尋》在美國、法國極受歡迎,甚至迪士尼公司斥資買下了宮崎駿大部分電影的DVD發行權,可以在美國、香港、台灣和中國發售宮崎駿電影。

《千與千尋》畫功精緻配樂出色

《千與千尋》得了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真是實至名歸。觀眾看這部電影時,可以看到一張又一張美麗的圖畫。無論是東西食店、日式澡堂、日式屏風、古老石像、草木磚瓦、藥櫃花瓶,宮崎駿和他的吉卜力創作室都繪得有聲有色,幾可亂真。幾乎每一個畫面都可以印刷名信片,當作電腦桌布,製成宣傳海報。宮崎駿和他的團隊應記一功。宮崎駿與一般日本動畫製作公司的做法不同,他的動畫,每一格也是新的,從不翻用舊圖。電影中每一個小角色都有樣子、動作和表情。其他日本動畫片,為了節省資源,會把同一片段重覆用上很多遍。除了主角,小角色或街上的人可能連樣子也沒有。例如,美少女戰士裡的變身場面,勇者機械人的合體片段,全都是千篇一律,給人粗製濫造的感覺。甚至,一套動畫裡會重覆用上這些片段三數次。多啦A夢和高達Z裡的路人、司機,大部份都沒有樣子。當主角們跑過熱鬧的街道,沒有樣貌的路人們,連動作都沒有,像木頭一樣。相比之下,宮崎駿與吉卜力創作室的製作非常認真,絕少會出現上述情況。大師與一般人的差別立竿見影。

此外,《千與千尋》由音樂大師久石壤配樂。久石壤是宮崎駿的好伙伴,他曾為宮崎駿的《風之谷》、《天空之城》、《龍貓》等電影配樂。他的作品配合主題,旋律優美,風格多變,朗朗上口,深入民心。時至今日,我們不時會聽到有人用他的樂曲作為手機鈴聲。這次他再為宮崎駿配樂,同樣做得出色,帶領觀眾深入故事世界,感受千尋的喜悅與傷感,迷失與發現。

《千與千尋》的寓意

宮崎駿曾經批評現今天日本動畫界太多色情暴力,內容過於後現代,不知所言,不是好現像。他希望自己所造的動畫能成為一股清流,在娛樂大眾之餘,可以給小孩子一點鼓勵。因此,官崎駿每一部電影都有特定的寓意,每一次探索不同的社會問題和人類問題,充滿濃厚的人文精神。有些寓意比較明顯,有些卻比較暗誨,要觀眾自己理解、體會。雖然觀眾接收的訊息不盡相同,但普遍都會認同《風之谷》和《幽靈公主》主要關注環保問題,《天空之城》主要談及追求夢想,《龍貓》載以親情和鄉土情懷,《魔女宅急便》探討少女成長,《夢幻街少女》說作家夢。

從宮崎駿以往的電影來看,我們有理由相信,《千與千尋》也有它關注的問題。這部電影要說的又是甚麼呢?

雖然宮崎駿曾經說過,他沒有奢望他的作品能夠改變世界。但從他第一部電影《風之谷》開始,每部電影都有很深的寓意,想喚醒人類的靈魂。《千與千尋》很多幕意味深長,諷刺了現今社會種種問題。例如千尋的父母,自以為金錢萬能,有信用卡就可以隨便大吃大喝,像動物一樣只知吃喝,結果變了豬。另外,電影裡的河神,滿身污泥,糜爛發臭,充塞著大量垃圾。官崎駿想借此批判人們不重視環保,肆意破壞環境,連神仙也吃不消。還有,澡堂裡的僕人們都視錢財如命,貪得無厭,最後被無臉人吃掉,反映了拜金的危險。

《千與千尋》的人物刻劃

宮崎駿很會捕捉兒童青年的一舉一動,他筆下每個人物,無論動作、表情都刻畫得很細膩,栩栩如生。千尋就是個好例子。

單看《千與千尋》海報,就會發覺千尋與宮崎駿筆下其他女孩子大有不同。不同之處,就是千尋外表太平凡了,平凡得不像主角。《風之谷》的女主角是英明神武的娜烏西卡,《天空之城》有可愛的絲達,《龍貓》有活潑的草子、次子,魔女琦琦充滿朝氣,夢幻屋的月島霞有甜美的笑容。相反,千尋雙目無神,無精打采,宮崎駿為何要把千尋設計成這個樣子呢?

宮崎駿說過,千尋的樣子,是跟據朋友的女兒畫的。他也曾擔心這個角式平平無奇,不夠吸引。不過,千尋正是現代典型日本小女孩。

若留心把整部電影再看一次,特別注意千尋的表情、動作、說話,不難發覺千尋的缺點挺多。她膽少怕事,不敢獨自一人留在車裡。走進神秘國度時,她緊緊抱著媽媽的手,躲在她背後。在澡堂外,她要走過一條沒有扶手的樓梯,她心裡慌得很,只好坐在梯邊,放下雙腿,一層一層的向下移。她嬌生慣養,沒有見過世面,不懂人情世故。故事中鍋爐爺爺幫了她一把,請求女僕帶她去找湯婆婆,她不懂向鍋爐爺爺說多謝,也忘記對女僕說「請多多指教」。她缺乏工作能力,別人彎起腰,按著毛巾擦地,在房裡來回了兩次。她只走了半次,還摔倒在地,非常丟臉。女僕叫她拉繩子,開水喉放熱水給客人洗澡,她不夠力拉,只好抱著繩墜下去,差點要掉進池裡去。到池水已滿,又忘記關水,非常大意。看到這裡,有點工作經驗的人或會暗笑: 現今的青年們,甚至大學畢業生,做起事來不也錯漏百出,很簡單的事也做不來,越幫越忙嗎? 宮崎駿厲害的地方,是他把小孩子生疏的動作、慌張的表情,都刻畫得很細膩,活像我們身邊初出茅廬的年輕人。

雖然千尋做事不成熟,不懂人情世故,但她心地善良,樂於肋人。透過工作,她不斷成長,勇氣大增。或許宮崎駿期望小孩子,一方面要保持童真,另一方面又要學會禮貌、懂得做事。

除千尋外,故事中還記載了巨型寶寶的成長故事。他本來受湯婆婆溺愛,以為外面的世界有細菌,不敢走出房門半步,整天躲在嬰兒房裡,動不動就大哭大叫,以哭要脅湯婆婆。不過,自從錢婆婆把他變成一隻小老鼠,他就跟著小千到外面的世界闖,乘鐵路到遠方,學習自己走路,學習紡線工作,他也在成長。當他回到湯婆婆身邊的時候,他已經能用雙腳站立,不再怕外面的世界了。這寓意著甚麼,相信聰明的讀者們會知道吧。

除了成長的問題,這部電影還有迷失自我的問題。例如白龍為學魔法,為湯婆婆賣命,連自己的名字也不記得。湯婆婆為了控制千尋,把她的名字改成小千。只知變錢、吃人的無臉人也有象徵意義。不過篇幅有限,不在這裡詳談,只能留待有心人繼續發掘這方面的寓意。

總結

當然,人們對藝術作品的理解各有不同。以上總總,只是筆者的觀察和推測,不是官方的解釋。這部電影內容豐富,值得一看再看,想必會有更多、更深的發現。若想更認識宮崎駿動畫風格,內容深意,筆者建義看他的書《出發點1979-1996》(萬里機構出版)。雖然沒有《千與千尋》和《哈爾移動城堡》,不過知道他過去的動畫,對明白新的作品必有幫助。

參考資料:
書籍:
宮崎駿(2006). 出發點(1979-1996). 香港: 萬里機構.
影視資料:
宮崎駿(2002). 千與千尋DVD. 香港洲立有限公司.
網上資料:
維基百科—千與千尋(故事大綱+獲獎名單)

(本文原文中文實用文寫作課的功課,後連載於HKU SPACE 的雜誌 《癲命谷》中,未知該雜誌是否已停刊,本人只見過第一期連載就沒有了。現原稿貼出。)

失喪

你無可奈何的登船離岸
從九十年的老家駛向迷茫
未知彼岸何方你曾說過驚惶
受雜務所困人們似乎比較善忘
拖了五塊石頭的我即或到訪
身心疲累且沒有準備妥當
任由瘦弱身影孤獨出航


啟程的笛聲傳到遠方
注定時刻就在最難境況
千萬個藉口且常諸多推搪
以為時候未到還可再走幾趟
誰料機會不多夙願不應藏
剛好到達亦只剩下空塘
一切成空歸鐵未成鋼


注意請別再拖
否則人人皆滅亡
從此天各一方

(本詩原為 2008年 城市文學獎 城市.流動 的稿子,現已落選,原詩貼出 )

中國傳統思想的現代應用--從「膚淺」說起

2007年9月的城大月報,某同學投稿,說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脫節,除了中國文化狂熱者,沒有人有興趣理會中國文化。另一同學對此非常反感,就把那篇文章貼在民主牆,在上面打了個交叉,寫了「膚淺」二字。到底是作者「無知」,還是評者「膚淺」? 中國傳統文化是否真的與現實脫節?

其實,傳統中國文化仍在影響華人社會,認識傳統中國文化有助我們認識身香港的社會文化,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找到行事為人的準則。中國傳統精神對人倫關係、藝術文化、環境保護等現代社會問題都有深刻的啟示。

人倫關係與社會

每天打開報紙,盡是令人不快事件。母親阻止初中少女談戀愛反遭打傷,父親拒絕借錢給年輕男子而被重創。父母獨留五小女在家,任由她們騷擾鄰居; 母親不理親生子女,把他們鎖在木門鐵閘之間。無數家庭慘劇充斥我們的社會,到底為何會這樣呢?

現代社會光怪陸離,中國歷代重視的人倫關係,在各種盲目反抗傳統,解脫家庭束縛,個人主義的反智思潮下被批判得體無完膚。有人甚至搬出西方心理學,說青少年反叛是由於家庭過份壓迫子女,社會應該同情、體諒年輕新一代云云,是對是錯不得而知。

上述事件時有所聞,令人擔憂。傳統中國家庭觀,是否只是純粹「壓力」而已?

若孔子能夠穿越時空來到現代,看看每日新聞,可能氣得他七竅生煙。孔子最重視的家庭倫理觀,現正急速消亡。不過,各種家庭問題,皆因現代人不重視「父慈子孝」、「父子有親」、「五倫」等傳統家庭觀念而起。

中國傳統思想重視家庭倫理觀念,「父子,兄弟,夫婦,君臣,朋友」五倫,訂明每個人的角色、義務和責任。理想的中國家庭,父母對子女關懷愛護,供書教學,履行父母天職。另一方面,兒女要孝順恭敬,生養死葬,盡兒女責任。中國傳統思想說「孝悌為仁之本」,因為談戀愛、交朋友、玩樂、金錢等小事而傷害父母,是「大逆不道」,「有違天理」的。有些子女只知道自己的「自由」、「權利」,將一己私欲(如愛情、玩樂),看得比親情更重要,甚至傷害至親。同樣,亦有父母漠視天職,疏忽照顧兒童。其實要改善問題,雙方都可以從傳統中國人倫思想中有所學習。

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生而即有,以「愛」為核心。身為子女,應時刻惦記父母是如何含辛茹苦的養育自己。由出生開始,我們每一次落淚,父母的心也同樣痛苦; 我們每次生病,是父母時刻為我們操心; 我們現在衣食住行,可能都是父母的血汗錢......他們的恩情實在不能盡數。雖然他們並非完美,但只要父母曾供養我們,愛過我們,就足以叫我們忘記父母的小過失,銘記至親養育深恩。作為父母,根據憐愛的天性,亦自然會克盡天職。

藝術創意與社會

近代西方藝術,強調「為藝術而藝術」,認為藝術是個人情感宣洩的渠道。藝術家只要忠於自己的感情,就可以用任何形式,在任何地方創作,內容不拘,不需理會別人的看法,不一定要負上社會責任。這個觀念有它的優點,藝術家們可以有更大自由度創作,有助藝術發展。但是,不設限制的藝術觀,也引來不少爭議。

在西方,有部份行為藝術家,會用自殘、色情、使人不安等方式表達他們對社會的控訴。當人問及他們為何要那樣作時,他們表示他們有創作自由、作品可以揭露社會問題等,有時更會反問一句: 「為何不可? 」

此外,香港有些藝術家,專門雕刻、繒晝人體的性器官; 又有些創作界人士,會以粗口諧音,甚至黑社會標誌創作襯衣。當社會上有反對聲音時,部份創作人會以「創作自由」作擋箭牌。這些事件令人反思,到底藝術可否凌駕一切呢?

其實,香港社會的反對聲音充滿中國傳統藝術精神。中國藝術觀強調藝術的社會責任,藝術要「改善民心」,「移風易俗」,「鑒戒賢愚」,要有道德教化功效,要建立人倫、造福社會。藝術創作一旦展出,就再不是個人活動,它們與大眾息息相關,所以藝術作品應該有益世道人心。因此我們就會明白為何上述「另類創作」在港市場不大,反對聲音也多。凡屬自殘、色情、違法的作品,都有機會破壞社會秩序,有傷風化,令人不安,不能使「人民和睦」、「人民齊心」。

「有機自然觀」與環境保育

香港空氣污染問題嚴重,維港終日煙霧彌漫,部份外商甚至因為空氣污濁而不再留港工作。長年累月的填海工程污染海水,令中華白海豚及其他稀有物種數量減少。過份重視商業發展,不惜破壞昆蟲、候鳥的棲息地。這些問題是商人、內地政府的責任,同時也是我們的責任。

要改變這些情況,必須從人們心態著手,而中國傳統文化可以教導我們怎樣對待自然環境。

儒家思想有「仁人愛物」的觀念,人人皆要有「側隱之心」,不但要對身邊的人有情,還要推而廣之,關心、珍惜、愛護天地萬物。人們看見動物,「欲見其生生不息,不忍見其死亡」,自然會顧惜牠們。

所謂「天地之大德曰生」,大自然最偉大的地方,就是賜予萬物生命。人若對大自然有崇敬之情,就會欣賞、感激自然,珍惜生命,不會恣意破壞環境。過去西方工業革命抱著「為科學而科學」、「解剖自然」、「征服自然」等心態,只為生產,不顧一切,處處與自然作對。結果產生大量廢氣、有毒物質,破壞臭氧層,加速溫室效應。直至近年,英國空氣污染問題仍然嚴重,美國仍是世上排放廢氣之首,兩極冰川急速融化。近代中國為了趕上世界步伐,大力發展經濟工業,不斷建工廠,開墾土地,令廢氣、毒物快要「超英趕美」了。若情況持續下去,後果堪虞,這些問題必須改善。

除了感激、崇敬、欣賞自然外,人們還可以視自然為「有機體」。

中國傳統思想認為大自然不是任人宰割、解剖的死物,而是有生命的「有機體」。人們不斷破壞自然,自然必會「報復」。例如人類大量伐木,不住耕作,過度捕魚,污染海洋,就會令水土流失,空氣污濁,魚量大減,田地貧瘠。為免「觸怒」大自然,人類必須愛護環境。

人若對萬物有情,崇敬大自然,就不會為短暫經濟利益,耗盡天然資源,反而會與自然相融相合、達至「天人合一」的境界。

從人倫關係、藝術創作、環境保護三個方面看來,中國傳統精神在現今社會仍然有重大意義。以「人情」、「社會責任」以及「感激自然」為核心的傳統價值觀,讓我們能夠更全面思考當代問題,甚至成為我們安身立命的基石,一切只在乎我們懂不懂靈活善用。希望我們能保存歷代的「集體智慧」,不要使中國傳統變為「集體回憶」,做個「真正的」中國人。

(本文原為2008年 城大 中國文化中心 中國文化反思徵文比賽 的稿件,現已落選,原文刊出。)

2008年7月9日星期三

極地的呼聲

在透明的極地
最珍貴可愛的物種
發出駭人的警號
要響遍全球
引來學者的驚嘆
冰架解放未曾見過世面的新生


只是相對於無知
文明
還未開始以先
牠們早藏在冰塊下的深處
無價的寶藏

他們若是滅命的使者
那解開封印的
是否更大的魔頭?
不管如何
即或是專家都需要拯救
亦須自救

請張開你的耳朵
清潔你的耳垢

(按: 科學家在南極發現新海洋生物)

只是一河之隔

只是一河之隔
我們就注定分拆
拆成不一樣的性格
兩樣的思路與文法
隨著開放和改革
河道的距離逐漸收窄
但相近的只是紅衫
只是糜爛發臭的垃圾

但小河的阻隔
隔不住你我呼吸的空氣
柔弱的微風近乎死寂
卻因你我的相近而相親
如同南島的女子
雖忍受不了男友的毒霧
仍沒法不依靠他的肩膀
結成了姻親
更密不可分
這叫新時代的緣分
還是古老的盲婚?

止住吧
你們鬼祟的人群
既出生於同根
有著同一樣的血脈
何竟手足相爭?
你不是二郎神
亦非千手觀音
何以
第三隻眼
第三隻手
第三條腿
從背後長出?
你所思所感
早從額上露出
快滾
別阻我的約會

回想二三十年
你昔日青純如朝露
比現在的純淨水更好
你當年的陽光
比金黃玻璃板反映的更耀眼
清蒸豆腐
手打牛丸
滾水靚茶
菜式清淡而鮮甜
令人接二連三

鬧市街道地盤汽車全都要靜下傾聽
聽我倆山邊高呼情詩愛歌
看你看我在清澈的小灣河畔潑水、戲玩
待我們在月下小亭吟詩作對
情投意合
心靈融化之時
世間一切全然消褪
我倆都隱在霧裡

(這是2007年城市文學節的投稿,落選了,小修後貼出)

Coffee

兒時不準喝者有三

奶茶、咖啡與番鬼佬涼茶

但父親總會讓我喝一小口

彷彿搞件奶茶的小勻

所盛是好奇心的神奇藥

至於功效就不得以知


咖啡苦而醇香

要一杯咖啡

那香氣讓你的鼻子跳出來

連頭都被滲透

濃郁的飽滿打圈

它的香氣使你精神一振

但咖啡這東西只可遠觀而不可親嚐

嚐過以後深感何謂苦

比喝苦茶還要澀

不知道現代基因工程

可否改變此味道?


如刀、如剪

要把你剛才的美夢剪碎

凌碎得近乎虛無

告訴你

這就是現世的殘酷

所以還是留戀

咖啡糖、夾心餅的程度

有其外而沒有其內

享受一種虛幻的真實

(這是大學一年級中期,離棄寫詩良久後復筆之作,功力還沒有回復。特以留下,是為鋻戒。)

西安交流團分享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交流團。無論是在學習上, 或是在認識朋友上我也獲益良多。

普通話

己經不只一次聽別人說過, 參加內地交流團可以練習普通話。我以為在香港也可以練習, 所以去內地與否沒有多大關係。現在才了解到, 親身經歷的重要性。在報團時, 參加表格問我們的普通話程度如何。我知道我的普通話一向很差, 但是好歹也在大學讀過一年普通話, 心想以大專生的程度而言還不算太壞吧。怎料,原來我的國語真的很差。一,自己不知道內地的說法,只將廣東話硬翻成普通話,有時更用英文字代替; 二,咬字不準,別人要麼聽不明白,要麼要靠猜靠估; 三,西安的同學說的普通話,跟我平時上課聽的很不一樣。平時上普通話課, 老師為遷就我們的程度, 把每一個字都讀得清清楚楚。但在內地, 特別是北方的地方,
人們的普通話是又快又急又連續的,我自己聽得很不慣,只能聽一點,猜一點。稍一不留神,漏聽了幾個重要字眼,我就不知道別人的意思。其實無論我或是他們,聽的、說的也非常辛苦。他們說得辛苦在於要把話拖慢來說,聽得辛苦是因我的普通話實在很爛。我深覺得身為一個中國人,在外國人也要學習普通話的時代,連自己國家的語言也說不清是很丟臉的事。所以我決心要看普通話電視台,若有機會,我會再報普通話班,繼續學習。

中國歷史

因為沒有在出發前看一看有關西安陝西的書,所以當我看見兵馬俑,華清池,蔣介石行官時,腦海中沒有想到甚麼,也沒有甚麼感受。當地的導遊說看歷史景點是三分看,七分聽,即是說單看遺跡文物不會給你甚麼,重點在於文物古跡背後的故事。幸而有些中史根基比較厚的同伴向我們講解,我才明白多一些。所以下一次若再去歷史名城,一定要做足功課才行。
探訪革命勝地廷安,令我再一次感受到中國近代的悲哀。清朝末年積弱已深,中華民國取而代之。但國民政府貪污腐敗,強權壓逼,比清朝好不了多少。後來日本侵華,國民政府奉行「先安內,後攘外」的政策,反是共產黨提出要共同抗日。八年抗戰一完,中國旋即進入內戰,打過你死我活。國民黨在軍備上原是極有優勢的,但因他們腐敗,不得民心,使靠農民起義的共產黨能以弱勝強。國民黨多次圍剿下,共產黨仍然成功由江西長征二萬五千里至陝北,實在有如奇跡一般。我對中國近代史認識不多,以上都是我在交流團裡聽回來的。
這次旅程,再次引起我對中國近代史的興趣。我想知多點建國前後的事,認識自己的國家,知道中國走過一條怎樣的路,才有今日的境地。所以當我回港後,立即報讀了大學裡 「認識當代中國」的暑期課程,作為西安之行的廷伸。近來讀到了毛主席一連串的改革和鄧小平的經濟改革,似乎對中國的辛酸又知道多一點甚麼。

團友們

今時今日,在大專生的圈子中,還有一班有理想,不只玩得,又有心學習的同學,真是難得。平時到內地旅行,除了購物,就是乘車,沒有機會與當地人接觸交流。但在交流團中,我們一起觀光,一起用膳,在當地大學四處走; 知道他們的日常生活,知道不同地方的學生在假日會怎樣度過,知道他們對共產黨的看法,怎樣入黨,畢業後有甚麼工作,喜歡甚麼名星,陝西話怎樣說等等,實在非常有趣。同團遇著有讀中文系的同學,能通古文字,又知歷史事件,使我得到很多意外收獲。

總括而言,學友社的交流團超值,好玩,識到朋友,學到新知。若有機會,我會再參加。各位朋友,到時見!

(本文原文2007年跟學友社去西安的感想,現原文貼出)

孩童時代的商場

正當人們熱切關注天星、皇后的時候,我心中只想著昔日的大埔中心商場。
始終覺得天星皇后是屬於父母親那一代的,是九龍、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對於長年居住在新界,沒有逛街習慣,每年乘地鐵不多於十次,過海不到五次的人,若不是報紙電視提到天星、皇后碼頭,大概不會想起它們的模樣。

相反,我家樓下的大埔中心商場,與我的關係非常密切,亦與我一同成長。下文想談談商場與我的故事。

記憶中的大埔中心商場是金黃色的,那時還未分A至E區。我家樓下(相當於現在 C區)有個中型噴水池,夾在兩行電梯中間。池水很淺,未夠一米,池下有金黃色的射燈。每隔一段時間,電梯旁兩股水柱直升上二樓,非常美觀。小時候曾想過為何噴泉可以升到那麼高,人有沒有可能站在泉頂上,可真有趣。池中原不許放生和養魚,但小孩最愛看的,就是這些被人遺棄的小家伙。看著黑色的、金色的魚兒在水裡游來游去,大半天亦不覺悶。

噴水池後有一條小馬路,過了對面是摩登市集,相當於現在的E區。小馬路兩旁有金黃色的燈光從地面照上來,營造出一片典雅高貴的氣氛。原來地板有射燈,淡黃的光照在建築物的白柱上。現在只有兩個地板燈的外殼還在,不過已有十年沒有開過。畢竟這種設計已經是八十年代的產物,現在最流行簡單一片白,商場燈光、化妝品店,潮流精品店都沒有例外。另外,噴泉在商場翻新時亦已清拆,變成一個白色冷氣大箱。

小馬路上面有道橋,用石灰泥鋪成,連接現在的C區與D區。橋的左面有一條窄長的小路,路的兩邊有牆,與其他部份分隔開。要免去走石級的辛苦,可以走這條路。晚上,小路兩邊牆上會發出金黃色的燈光,與噴水池、馬路兩旁的光一樣,可算是漆黑裡的星光大道。過了橋,可以用扶手電梯到達一樓摩登市集。

「摩登」大概是英文‘modern’的音譯,有「現代」的意思,現在聽起來或會覺得老土。摩登市集左面是一間遊戲機中心,全黑的店舖內,螢光幕、綠色的燈不停的閃動,恐怖非常。那時連小學還沒有上,父母不會讓我進去。遊戲機店對面才是真正的摩登市集,不過沒甚麼特別,只是一條左右有店舖的冷氣走廓,有琴行、畫室、嬰兒用品店、細小的百佳等。我曾在琴行學過十六堂電子琴,記得琴室很細,只容得下我和老師兩人,並一部分兩行的電子琴。若我彈得好,老師會送貼紙或《幽遊白書》閃卡。幽遊白書很暴力,只有父親可以看,我沒有看的份兒,所以閃卡的吸引力遠不及貼紙。之後,因為不想罰抄音符(父親稱之為「豆豉」),我沒有再學電子琴,誰想到中二時竟會自學起鋼琴來。

畫室的外面掛滿了畫,記憶最深的是蒙娜麗莎。黃黃青青的面孔,黑沉沉的身軀,墨綠的背境,加上一雙永遠盯著你的眼睛,小時候真不知何謂藝術美,只知會發噩夢,還是看看對面嬰兒店有沒有小弟弟用的咬牙膠吧。

摩登市集的斜對面是B區,過去曾是鴻基戲院、敦煌酒樓和人工森林,現在已經是吉之島、迎喜酒樓以及時裝店。

在戲院和酒樓外面有條很闊的行人路。因為路太闊,一直以來人們都當它作「單車徑」,沒有理會是行人路不是了。當我讀小一時,有一件事發生在那裡。

不知道是住在大埔的人都要曉得踏單車,還是父母想踏單車,不能撇下我,所以幼稚園的我已經開始學騎輔助輪單車了。我家的單車頗多,家裡每人一部,我的單車黃色車身、黑色框,酷得很。

細表哥和中表姊知道我們家的單車多,就問我們借了兩輛BMX單車到處走。我本來想跟著他們一起去,但父親不許。他說「單車徑」兩面的斜坡很危險,只許我在鴻基戲院和敦煌酒樓外面來回。我心裡彆扭,羨慕表哥表姊有自由,自己卻沒有,不過沒有辦法,父親的話一定要聽從。

父親獨個兒坐在連接E區的紅白橋底下,現時吉之島特賣場對開的石級看報紙。那時吉之島還沒有進駐,石級後面像人工的亞馬遜森林,還有無數飛蟲。因為有天幕,即使外面有陽光,那兒仍是暗暗的,只剩下一絲絲陽光從植物的空隙透進來,叫父親可以看報紙。

不知過了多少時候,表哥玩加速下坡時翻車,還翻了個跟頭,弄傷了腿,一時間動彈不得。有個裝修工人剛巧經過,用水桶的水替表哥洗掉泥沙。(現在想起來心裡發毛,裝修工人的水不太乾淨吧,豈可以用來洗傷口?) 我碰巧騎單車到了「單車徑」盡頭,看見這個情況,立時騎著有單邊輔助輪的單車飛奔至人工森林。不過三輪單車始終跑不快,走到中段,就是鴻基戲院出口,竟然撇下單車橫放地上,然後跑到父親那裡求救。父親聽後立即摺疊報紙快步走去看過究竟,然後扶著表哥到對面摩登市集洗傷口。我覺得自己當了個小英雄,臨危不亂,回味了好一陣子。不過BMX單車毀了,動起來卡吱卡吱的,再沒有用了。

其後吉之島進駐,噴水池全拆,森林都拋進堆田區,商場全面加裝冷氣,大型百佳吞佔整個摩登市集,八十年代的金色世界被千禧年代的白色取替,整個商場的變化翻天覆地,連標誌都變了樣子。這些改變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是舊日的商場經已改頭換面。

我住大埔已經二十個年頭。若回憶源自生活,那麼昔日的大埔中心商場早已成為我回憶的一部份,盛載我兒時的小片段,與我的成長不可分離了。


(本文原為圖書館《地區風情徵文比賽》的稿件,現已落選,故原文貼出。全文1987字。)

2008年7月8日星期二

我唔明呀

媽媽,媽媽
我唔明呀~

點解嗰個企喺玻璃窗隔離嘅哥哥
著緊果條牛仔褲咁怪
成個吉之島日式魷魚筒咁嘅款嘅?

仲有呀 仲有呀
果個排緊隊俾錢錢嘅大姐姐
戴住果副黑個墨嘅眼鏡
咁似阿哥成日追果套幪面超人電王隻烏蠅眼嘅

哦?
果嗰獅子頭姨姨咁得意
喺個鼻度穿咗個圈圈
成隻...諗吓先
喺啦
似每朝早你俾我飲嗰隻朱古力味雀巢牛牛呀

嘩,媽媽,你睇吓,你睇吓
好得人驚呀
個唔知哥哥定姐姐
嗰隻耳仔插咗三..四...五枝釘釘
肯定痛死佢啦
唔知佢喺咪喺學校唔聽老師話
俾老D(師)罰呢
媽媽,你話係唔係呀?


媽: 阿仔,唔好咁多事呀你
因住D大哥哥大姐姐打你
賣你俾拐子佬
到時無人煮飯俾你食
你就知味道

仔: 咁無飯食喺咩味道嫁?

2008年7月7日星期一

《地上之城》—寫天安門升旗禮

夜半手機鈴聲響了三片
詩人半閉著眼睛說夢話
朦朧的月色等待下班時間
飛車深宵開往紅城心臟

要在黎明破曉
殿門初開的瞬間
見證第一線陽光塗在九簷的琉璃瓦

墨黑幽暗如棉被蓋著皇城上空
北風沉鬱地吹熄遠方燈火
只剩下欲睡不能的老兵們
挺著背待立
沒有君王的大宅
以軍隊最高的規格
向城牆上的人像行注目禮

金黃圓燈如發亮的印章
為熏黑的佈景刻上齒輪稻車與城牆
黑藍的夜吞噬霧中圓月
無聲
無色

忽然
廣場的黃燈全熄
是哪個畫家要晨早繪畫
撒一把清水化淡天空的濃墨
眨眼之間
墨色在水中漸散
黑幕拉起換成靛藍
靛藍再被漂白成水藍
水藍又變淡
如夏日照在淺灘
波紋的微光浮游軟沙
殿宇上空
一片淡黃頓時變白

鮮紅旗幟伴著雄渾的三重奏
一步步攀上高空
星星在半空揮舞閃光棒
風要展開星星的披肩在殿前飄揚
如報捷的馬兵高舉軍隊的旌旗


當舞動的琴弦急停
紅旗的星星同時到達
天上的燈全亮發白
呼喚數十樹麻雀飛來
啄食廣場上的早飯

2008年7月2日星期三

我回來了

北京、內蒙、山西約三十天行程完結了,我玩得非常開心,走了很多里路,吃了很多美食。

感謝主,可以在八號風球翌日平安回來,在整個假期中,共寫了十首詩作,實現當初對人院的承諾,亦給沒有帶相機的我留下美好的回憶與印記。

十首詩作,有優有劣,大多寫景,暗地裡寫情,你們自己感受、體會、揣摩吧。

希望最有這樣自由的旅程,更希望再次有人替我當「盲公竹」。

《道別詩》給 中國人民大學同學

有緣千里能相聚
百日金匙殿堂開
晝夜迷途全照應
我眾登山黎明來

《聽書有感》--給JACKIE 的道別詩

郵輪從東海緩緩開往
能說善道白獅頭雕像
掠過逐漸遠去灰樹熊
南美清風擦亮眾船艙
貴氣淑女海岸走相送
彩船跳躍著欣然回航

《在極北的草場上》—寫於內蒙古蒙古包旁的圓地上

北風爽朗吹來千絲涼箭刺透黑斗篷
馬廐隨風拂面而來經過圓潤的輪廓
筆記的碎頁揮舞青白的旗織

圍著三層石壇疾走
晶瑩的藍天潔白的雲都旋轉如木馬
步履加快
如嬰孩的上鍊音樂盒拉動
三重寶塔依次迴旋
最低層的圓輪起勁超越上層的同伴
卻追趕不了更大的綠園
夾雜黃土的綠意隨風跑得更快了
亂石堆起來的願望背後
迷人的晴空與柔綠相接成佈景
頭上的白日捲動雲彩徘徊如絲
小孩子的棉花糖要做好了

腳印走出來的泥路上
披著沙的摩托車徐徐駛過
黑馬白馬灰馬黃馬牛馬以及不知名的馬
安份佇立守護自己的位置
閒時俯首吃一口矮小的青草
只露出綠髮的鳳梨
還有白綠雙間的長草

平原裡大孩子躍地而起
永恆的一刻給固定在半空
白中帶藍的蝴蝶飛舞青草間
幾隻黑燕乘風而起要與天比高
兩者似乎打成平手之際
風卻屈身壓線衡過以地為界的終點
乳燕再不甘都給比下去了

手指的四縫分隔
同一焦點放射出來的八道極光
白線以簡潔的航道勾畫速度的飛影
鞋底踏地如黑熊踐水
濺起的不是蓮漪亦沒有水波
是芳草向四面八方胡亂彈跳
擦出青翠的弧線
敲著硬朗的乾草
演奏野地裡的木片琴

白雲的藍紋繡在灼白的布幕
一絲炊煙從椰棕屋柔然上騰
化成天空的小床

涼透的風如白馬
狂奔在沒有隔阻的大草原
棉花聚攏成雪山
山麓與草地的匯合處融化成湖
是天上的園林
穹蒼的太湖

夕陽的暖光照在青草地
草以閃亮銀光回饋落日的華美
銀絲背後是沒有邊際的牧地
大皮球從小孩的手上彈起
飄往鐵欄後的空氣

趕著下班的黃昏躲在灰雲後洗澡
浴簾再厚都蓋不住熱血的心
鑲著白邊的黑雲外層塗上金漆
漆下排著金黃絲巾空中搖曳
是天上雲賜下金萡如雨
灌溉快要渴死的地土

全世界一片漆黑沒有一線光
只有曠野的營火冒著沈澱的寒意
孤獨的守衛
廣場電源飄忽
手電屏幕的光再強亦照不透
夜空如千年古墨
風雨如黑駒跑過萬里荒原
快門再新都捉不住
天空震動裂痕現
群馬驚叫異像顯
霜雪鬼祟的從門底滲入石床
更深的寒氣從地面透出
帳篷人厚冰上躺臥
旭日未升天空已初現藍光
失眠的老雞呼叫惡犬起床

《驛站》—到烤肉店吃晚餐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喝飲匈奴血。」 岳飛 《滿江紅》


流汗血馬俯首舔水
鐵皮鎧甲酒缸掛
背著報捷的卷軸趕緊吃飯
小丘老樹依傍發霉的驛站
用斷木的質感述說
深夜嚎叫傳遍群山

上弦月如彎弓發箭
閃藍星宿墜落如水晶花
暗紅閣樓深邃而神秘
燈籠火光若明若暗地燒著
微燻萬箭穿心的肉塊骨架

昔日大戰隨即展開
逃兵戰犯敵不過
灼熱鐵板的極刑
田野禽畜無處可走
粗糙生刺的亂箭戳破銅皮鐵骨
倒鉤回旋直扣肌理深層的軟墊
留下黑色烙印

黃牙拖著唾液橫向撕裂每塊肉
如夜獅張口獵食糜鹿斑馬
嘴角指間留下食物餘渣
三日未去
如曹操關羽轉頭直吐雞肋
斷骨帶肉仍擲地有聲
幾乎擊穿烈酒的青瓦
樑上小虎瞪著綠眼
窺覬桌下食物如山

酒瓶不見鎧甲
馬蹄掠過野花
烤肉的香氣群山消散
野貓小狼清理韾香的驛站

《縱橫四海》—寫北海公園腳踏船

異地重聚
如四顆蒲公英種籽恰好落在
街角花園處共同生長
多年的宿願對現
在大荒漠的青湖上
遠古冒險精神在血液裡流動
拉奏輕快的序幕曲

清風伴著綠葉的浪濤聲旋轉
捲動湖面微波
擴散交接如兩扇紙傘

永恆日光散落
如 破碎的星麈水上飄
如 點點鑽石閃耀銀光
如 尾尾飛魚躍升碧海
如 粉絲熱情替偶像拍照
東西閃爍的鎂光燈構成
古典教堂獨特的鑲嵌畫

正當涼風得意
小子們爬著腳踏船顛簸橫度太平洋
單筒鏡緊緊瞪著
伸手觸不及的寶藏
定意捕捉開箱的一剎那
頃刻之間

舢舨木船鐵艇巨艦
撞向以人力推動的小艇
快船駛過如雕刻刀
刮起木屑彷似千堆雪
又擬沙灘足印被海浪撫平
浪濤捲起颶風抵抗
發酸小腿的運動

發軟的雙手代替無力的兩腿
舵手揮劍指示船槳
物理常識未能停止
隨意走動的風告浪

夕陽被麈埃沾染要回家洗澡
黑幕漸閉掩蓋寶藏光芒
面紅耳赤甲板半躺的小子們折返
猶如
看見博物館周一休假
水晶珠嵌入水壩的漏孔
飛奔機場送別遠空的友人
玻璃杯缺圓般突兀

藍艇隨水浮蕩如萍
越發下沉如沒有蓋的潛艇
若非拋人下海沒法再前
點點大汗與發顫的肢體
深沉而急促的呼吸聲繪成寶藏的輪廓
湖邊曲橋上
漫天紅燈黃

《圍園》—寫紫竹院公園

石屎椿筆樣的釘著
小河清湖的倒影
垂柳睡在水面靜默無語
枯葉懶洋洋在湖上躺
涼風被擠住
蓋著人字頂篷的大積木連結成立方
屏風沒有山水畫也沒有花
只刻著規規舉舉的框框
鐵鋁粉末帶泥夾沙地飛揚天際

高高低低是沒頭沒腦的小路
曲曲彎彎是不見巔峰的階梯
古老巨樹刻有無數火車路軌
軌道乾燥得起了皺紋
飛舞的草裙夾雜幾何圖形石柱數枝
柱頂直指向天

紫竹搭成的茶莊累了
腳踏船鱗次倚在昏黃的碼頭
藍鳥伏在溫暖的綠搖籃
可那皇帝的御船經過
氣笛射著七尺飛箭
擦打如鋼的溪流
刮斷釣客的銀絲
砍斷百老古柏的生命線
吵嚷的水波抗議金船微服
白泡浮在弓形的床單

好不容易避開石牆
翠竹背後
陣陣咆哮震動地下的蚯蚓螞蟻
分文不花固然愜意
可那附送的音樂盤倒了胃口
是晨早的鬧鐘催促倚上睡覺的老北京

藍鳥哀嗚
憂鬱的小花發著傍晚的光

《隕石的碎片》—參觀天文館有感

「我看見你指頭所造的天,
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
就說 人算甚麼?」

當拉緊的頸椎往上微伸
天上衛星如火山灰撤下
拖著火焰的尾巴吐出最後一口輕煙
自紅發變白然後成炭
如節興的煙花燃燒片刻
精密設計億萬造價
海港上空硝煙如霧
煙絲盤結如手洗待乾的牛仔褲
雷聲爆破直達上蒼
驚動高空的鐵鳥
最後遊人漸去
一切歸於沉寂

火車自逝去的永恆開往沒有盡頭的時間
其中六千八千以致一萬年
都要壓縮成海灘的細沙
任水踐踏
如粉筆字飄於空氣間
幾許風化的太湖石穿孔腐爛
暴雨亂打隨沙而散
七旬老人仰望青空之際
衛星鳥瞰包著尿布的小娃娃

吃奶的小子羽翼漸長
要飛 超越麻雀的高度
要跑 追過荒野的豺狼
要跳 壓住袋鼠的頸項
要游 趕上海深的巨鯨

用白身紅頭的塑料槍
要打落幾億光年以外的宮廷
圓珠未脫離參天愧樹以先
從地核扔來的韁繩已把它拉下
更粗的彈簧換來小鳥的高度
小鳥卻要回巢啃草
膠珠如噴泉射往黑壓壓的夜空
水滴終須返回泉源
跌在螺旋收集盤
散為更小的露珠
反照月亮的華光
噴出
又再次回落

使勁的拉弓引來老槍的反抗
板扣、彈簧散落無人荒漠
天上眾星墜下如森林裡燒焦的紅葉
拖著長長的掃把
刮起無數塵沙

《圓明園交響曲》—寫於圓明園內

圓明園林蔭小路
老北京人躲藏木紋椅
黑鳥慧靈神氣的四處張望遠景
微風傳來海濤聲
悄悄 靜靜
從太平洋海心
盪到煙麈滾滾的荒野
垂柳跳著絲帶舞
鞠躬迎接遠方的閒人
湖面模糊如古銅鏡
表面起宕不平
印著柳枝招搖的舞步
依北風的旋律
小木船伏在銀玻璃上

焦急的風趕在冬季以前
拆毀石柱木雕
風沙回旋
吹起萬千蝴蝶天上飛
雙翼拍動牽起大浪沖上愧木灘

若空氣化為水
天要變成海面
海上世界吸收竹箕簸下來的小塊陽光

靈鳥展開羽扇
黑尾白領藍邊
輕功浮上樹梢
蓮池群蛙響應
荷葉話筒傳聲
老人細耳傾聽
眾鳥啼鳴
英花開傘起程
飛向無限光明

楊柳俯首無聲
流水漸遠
遊人消聲匿跡

《初到貴境》

天上飄下來的銀針
不是雨 不是霧 也不是沙
是青松的綠衫
散落在沙塵亂滾的地土

遠方寄來的禮物
不是蛋糕 不是電話卡 也不是早餐
是粉黃色的手套
戴在受化學品侵蝕的嫩手

模糊不清的霧沒有水份
未能滋養乾燥的土地
卻能澆灌久被遺忘的摩托車

異地的陽光沒有孕育萬物
反要蒸發草綠的葉色
燒乾滲血龜裂的雙唇
吸收每一升生命之源